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8篇)

来源:网友投稿 | 发布时间:2023-08-09 12:10:07 |

篇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

  xx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建构的学习

  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

  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

  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

  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

  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14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

  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

  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

  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

  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

  1、信息素养

  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

  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

  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

  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

  2、信息素养

  3、创新与开放思维

  4、价值观与

  xx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2/14二、启示:

  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

  神、道德的发展

  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

  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

  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

  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

  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

  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

  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

  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

  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14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

  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

  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

  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整体、实践、开放、生成、自主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生活并学以致用

  3、推进自我、自然、社会之间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三者的和谐发

  展。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与经验

  2、形成自我、社会、自然的整体认识,发展责任感

  3、获得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态度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的个性品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遵循的原则:

  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

  2、体现学校的特色

  4/143、反映这所学校在社区的特色

  4、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遵循的原则:

  1、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2、处理学校统筹规划与过程展开后生成性目标的关系

  3、课内与课外时间的集合使用

  4、整合校内外课程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三大指定领域

  6、把信息技术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过程整合起来。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理念:

  1、整体观

  2、多元化

  3、过程性。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研究

  一、国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

  1、课题研究的研究性

  2、实际应用的设计性

  3、社会参观的体验性

  4、社会参与的实践性

  5、自我建构性的反思性。

  5/14 7研究性学习价值与反思

  、研究性价值的定位:

  1、保持探究的兴趣

  2、丰富学习的体验

  3、养成合作共享的个性品质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6、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研究性学习现实价值取向的反思:

  1、防止成人化

  2、功能的过分窄化

  3、防止学科化。

  三、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分享与合作

  4、培养科学的态度与科学

  xx

  5、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6、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1、开放性

  6/142、问题性

  3、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

  4、层次的差异性。

  五、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1、开展科普讲座

  2、帮助选题

  3、确定课题与计划

  4、开展课题研究

  5、处理结果,撰写报告

  6、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

  1、主体多元化

  2、内容方法xx、灵活性

  3、手段方法多样化。

  七、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1、贯穿整个过程

  2、关注学生学习结果

  3、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4、方案的多样化。

   9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

  7/141、服务社区

  2、走进社会

  3、珍惜环境

  4、善待自己

  5、关爱他人。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

  1、亲历性

  2、自主性

  3、协同性

  4、整合性。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评价建议:

  1、有所侧重

  2、贯穿过程

  3、学生参与

  4、激励功能

  1、自评他评

  2、定性定量

  3、日常观察与成果展示

  4、教师家长有关人员结合。

  第三部分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标准及其框架分析

  一、课程标准的界定:8/1410国家课程

  

  1、是对学生进行一阶段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

  2、是规定的某一学段的基本要求

  3、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可达到的4、是教材的开发者

  5、涉及到三维目标。

  二、框架的具体内容:

  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术语解释。

  三、课程技术的xx技术:

  1、必须是分层次

  xx的2、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结果性、体验性)

  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

  度)

  4、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5、行为动词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6、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7、具体的表现程度。

   12教科书的内容与形式

  9/14、教科书的内容特征:

  1、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

  3、引发学生的思考

  4、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体验结合起来

  5、有利于

  xx互动

  6、体验规范性课题原则

  7、鼓励学生想象与思考

  8、教科书编写留有较大余地。

  第四部分教学理念与策略

   14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1、关注学生的发展

  2、关注教学效率

  3、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4、教师具备反思的能力

  5、一套策略。

  二、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是可理解的可测量的3、行为条件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10/144、表现程度是学生学习之后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16论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国外学习方式的研究:

  1、研究性学习

  2、hang-on3、在计算机下的学习

  4、小课题与

  xx作业。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原因:

  1、基于什么是教育的思考

  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

  3、对课堂上的收获的理解。

  三、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明确教师的职责

  2、开发教育资源

  3、确立新的教学观。

   18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

  一、本次教学改革在下面几方面的突破:

  1、整合教学与课程

  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5、转变学习方式。

  第五部分课程与教材评价

   19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及最新进展

  一、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11/141、目标取向的评价

  2、过程取向的评价

  3、主体取向的评价

  二、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

  1、质性评定

  —量化评定

  2、侧重

  xx别—侧重发展

  3、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反应方式

  4、强调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5、重视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得出结论的过程

   20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本质与实施建议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1、评价主体互动化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过程动态化。

  二、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功能:

  1、反馈调节

  2、展示激励

  3、记录成长

  4、反思总结

  5、积极导向。

  三、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特点:

  1、科学性

  2、可行性

  3、灵活性

  12/144、有创意。

  四、实施保障:

  1、教师管理者的共识

  2、全社会的认同

  3、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第五部分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

   25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目的:

  1、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升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提高

  3、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学校课程管理的原则: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2、坚持责权统

  3、开发校内外课程

  4、正确处理三类课程的关系。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

  1、开发的目的(学生发展、家长参与、教师发展、学校特色)

  2、开发的主体(教师)

  3、开发的方式(选用、改编、新编)

  4、范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

  13/14

篇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焦点之一,旨在推动教育转型升级,培养未来人才。下面,我将以小学、初中、高中为阶段,分步骤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小学阶段

  1.优化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道德、思维能力、健康等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优化核心素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设置核心素养的考核标准,引导教师和学生掌握这些能力,并将之进一步提高。

  2.加强实践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实践教学要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实际动手操作来提高技能。因此,课堂教学要以实验、实物、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阶段

  1.提高学术竞赛水平

  学术科技竞赛是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了对中学生学术竞赛的鼓励支持,提高参赛人数和水平。通过竞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高技能人才。

  2.引入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在初中阶段引入职业教育,让学生在掌握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接触各种不同的职业选择,了解职业发展方向。通过职业教育的介绍,能够让学生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环境做好准备。

  三、高中阶段

  1.科学拓展领域

  高中阶段应该对之前学习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拓展和扩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科内容更加深入,搭建学生科学创新的平台,培养兴趣、展示才华,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我国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2.技能培训素质提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把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实习等实践环节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必要内容。学生应加强自身能力的发展,增强职业竞争力,提高素养能力。此外,还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发扬自己的特长,实现技能培训素质提升。

  总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促进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一起前行,努力实践。只有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教育政策和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重要的贡献。

篇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6.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

  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

  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8.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9.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12.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13.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量,降低价格。

  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用教材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

  六、课程评价

  1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15.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七、课程管理

  16.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八、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17.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九、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18.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应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加快实验区的滚动发展,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

  课程改革。

  20.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

  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支持。对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篇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篇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篇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篇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篇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背景

  1、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知识经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使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从而能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掌握最适宜的知识。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开始试图通过课程的变化来造就具有国际理解意识和能力的新型公民。

  2、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教育改革是在20世纪初,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以杜威进步主义教育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批判了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提倡活动中心、儿童中心、儿童的兴趣中心。他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并从这个原则出发,强调课程必须考虑到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强调课程教材要与儿童生活经验相联系。

  第二次教育改革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学术界对“生活适应”的功利主义教育提出了强烈批评,同时批评课程内容的陈旧落后,强烈要求教育改革。这次改革的核心仍然是课程。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和发现法的教学思想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

  第三次教育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并一直持续至今。改革的动力来自教育的外部和内部。【教育的外部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由此带来生产的不断变革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教育内部的因素是:一方面,中等教育的普及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这次教育改革是全方位的,包括教育目标、教育体制的改革,但教育改革的核心依旧是课程。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国内背景

  1、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开始进行,以“改造旧教育体制,创建新型教育制度”为宗旨。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1953—1957年进行,1956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比较齐全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共15种;1956年正式发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大跃进”时期,在教育上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进而开展了“教育大革命”,对中小学课程的直接影响是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第四次基础教育改革是在总结“教育大革命”经验教训后,确立了以“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的课程模式,各学科根据编写的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十年动乱结束后,教育部组织力量编写了新中国第五套全国通用教材,这标志着国家统一管理、统一编制的中小学通用课程与教材重新确立了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有地位。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调整了教学时间和课程设置,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了历史课和地理课并增设了劳动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设。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1986年,第一次将小学和初级中学的课程统一设计,并且根据各学校学制的不同情况,将课程计划中的课程表分为“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在课程表中将全部课程分为两大类——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表中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安排课程。

  2、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进展

  (1)在课程管理政策上改变了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引入地方课程,实行国家和地方两级课程管理的方式,这为以后的三级课程管理奠定了基础;

  (2)初步改变了必修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了选修课程、活动课程,课程的结构有极大的改变,为后来的课程结构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推行了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方针,初步推动教材的多样化;

  (4)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经验,倡导了新的教育观念,激活了教育实践的改革。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第一,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第二,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

  第三,内容联系观,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第四,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五,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第六,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只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性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的健全和发展过程。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一)课程结构

  1、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对科目比重的调整

  (1)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降至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降至13%~l5%,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地下调。

  (2)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12%的课时。

  3、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是旨在培养学生为了适应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的学习领域。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信息伦理。

  (二)课程内容

  1、课程标准的制订

  (1)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三大特征。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的编写

  (1)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为“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性。

  (2)适当降低了知识难度,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3)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4)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5)尊重师生个性,给师生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课程实施

  1、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律的。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活动。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正在发展与成长,所以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成长的人。学生是不是能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和教育有很大关系。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

  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应把孩子看成孩子,而不是一个成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禁锢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抵抗。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

  他们明白事理,自己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3、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课程管理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管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五)课程评价(模式:P61)

  在学生评价方面,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认为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

  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在课程实施评价方面,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本文标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fukuyaka.cn/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40837.html

版权声明:
1.育才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8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育才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育才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育才文库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182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