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5篇

来源:网友投稿 | 发布时间:2023-12-24 10:48:04 |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5篇

党课讲稿:牢记“三个务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国情发展变化进行的深刻分析论断,体现了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深邃思考。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思想的力量激扬奋进的力量,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是奋进新征程管党治党的高度警醒和战略自觉,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发出的新号召。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的文章5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篇1

  要把精读深学细悟、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深化学习中自觉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切实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真正让理想信念成为心中的灯塔。要从这一重要思想中感受真理的味道、汲取精神的力量,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与执着追求,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下面是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稿范文。

  同志们: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着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是建设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所在,又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重点所在。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第一,深刻理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

  从时代方位来看。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成为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系国家安全、国家强盛和根本利益,是“国之大者”“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重中之重。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牢牢抓住时代赋予的契机,为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提供强大的国企支撑。

  从地位作用来看。国有企业要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要走在前做表率,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切实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从方向目标来看。从*年提出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到*年提出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从*年提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到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再到*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表述调整深化表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发展的主题主线更加明确,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紧迫性和重要性。

  从内涵特点来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纳入*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从科技自立自强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认识与把握“时与势”作出的战略抉择。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水平”应当体现在三个方面:突出战略性、长远性,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具有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定力与毅力;突出原始性、基础性,即应当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科技研发、原始创新等方面保持领先,不断积累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与势能;突出竞争性、安全性,即应当在全球范围形成科学技术话语权和规则标准主导权,始终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韧性稳定与安全。

  第二,牢牢把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条件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党历来重视科技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从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到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牵引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历史性成就。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科技规划、科研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各环节各流程。

  二是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研制周期长、研发风险大、技术难度高、发展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保证,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将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创新条件高效集聚到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持续发力。

  三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和显著优势,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支持鼓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根据国家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必须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必须千方百计广聚天下英才,想方设法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科技人才高地,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要注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科学统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新兴产业和前沿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动态优化人才年龄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针对技术路线决定权、科研经费使用权、落实容错纠错机制等方面,形成务实管用高效的制度办法。

  四是坚持传承国企先进精神。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征程中,要发扬斗争精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宝贵精神。要自觉践行、大力传承和创新丰富新时代国企先进精神,传承创新基因,汲取创新力量。

  第三,着力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点内容

  一是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从*年《财富》世界*强榜单来看,中国企业有*家上榜,美国企业有*家上榜,虽然中国企业上榜数量超过美国,但平均销售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却远低于美国的平均水平。从*年《世界最具价值品牌*强》来看,中国企业上榜*个品牌,美国企业*个品牌上榜。*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显示,中国企业在全球总投资中的份额为*%,比欧盟企业*%的份额略高,但与美国企业*%的份额相比仍有较大距离。国有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必须发挥引领支撑作用,紧紧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上展现更大作为。特别要清醒地看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对前瞻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研究做出长远性规划,对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人才队伍做好制度性安排。要重视关注探索创新失败中的技术积累、数据积累、经验沉淀、人才锻炼,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培育一批高附加值的尖端产品,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

  二是聚焦加强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亿元,比上年增长*%,占研发经费比重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补足基础研究短板任重而道远。国有企业应主动适应、积极融入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科学研究范式深刻变革趋势,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提炼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推动企业科技发展战略与国家创新体系深度对接,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紧密协同,细化完善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行动举措,科学精准管控技术难点、攻关重点、时间节点,“从*到*”扎实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三是聚焦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国有企业要立足主责主业久久为功,大力解决企业内部科技资源分散、专业领域交叉重叠和技术重复低效开发等问题,统筹用好委托开发、外部并购和联合开发等外部科技资源,促进科技人才、研发试验手段、科技成果等科技资源共享,建立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生态。锚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现代产业链“链长”,围绕解决制约创新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创新联合体建设,强化链式思维、链长建设、链式协作,着力打造一批行业产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科技领军企业。切实解决预研、研发、生产、试验等创新链条中的断点、堵点和梗阻,深化数字化系统工程体系建设,强化总系统与分系统相协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上中下游紧密贯通,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四是聚焦营造良好环境,加强科技政策供给。围绕“由谁来创新”“动力在哪里”“成果如何用”等维度,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突破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筑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与条件,助力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完善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统一规范科技投入口径范围,强化科技投入和产出分类考核。形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办法,深入组织开展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评价,设立专项资金奖励科技创新。建立骨干科技人员中长期激励机制,落实管理、技术、资本等重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对科研型企业在工资总额方面实施分类调控。利用风险投资基金、企业债券、民间资本、保险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科技政策供给不能仅做“加法”,还要善于做“减法”,要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选择权和决定权,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篇2

  同志们:

  下面我围绕学习内容,结合XXXX公司实际和个人近期学习思考,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深刻把握新时代伟大变革内涵,筑牢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评价了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从十六个方面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精辟概括。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过去五年和新时代以来的十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

  这十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这些成就,从理论上讲是原创性、突破性、开创性的,从制度上讲是创新性、系统性、整体性的,从实践上讲是根本性、战略性、长远性的。这些成就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完善的制度保证,充分检验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制度竞争力。

  历经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学习把握二十大精神,就要充分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回顾这些年来走过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程,联系我们集团自身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对风险挑战的具体实践,深刻感悟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对党和人民前途命运、对XXXX公司改革发展的深远影响,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战略自信。

  二、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政治能力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正是因为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才有力解决了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从根本上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二十届一中全会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习近平同志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充分体现了全党共同意志,充分反映了亿万人民共同心愿,再次证明了“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新时代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政治保证,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更加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要强化对标对表,聚焦忠诚干净担当,不断锤炼政治能力。

  进一步强化政洽判断力,时刻牢记我们的身份首先是党的干部,我们的所有工作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一切行动服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指挥;进一步强化政治领悟力,时刻胸怀“国之大者”,把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做到坚定坚决、不折不扣、落实落细、有力有效;进一步强化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不断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两个维护”作为新时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化政治巡视和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以政治过硬、工作过硬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三、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以新时代使命任务指引企业发展战略

  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原则,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关系,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坚定不移把XXXX公司发展战略融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中。

  四、深刻把握二十大部署的重要任务,以实际行动狠抓贯彻落实

  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为国家在经济领域参与市场竞争的国家队、主力军,必须肩负起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使命,必须承担起引领科技创新的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根本职责和光荣使命,也是我们作为央企领导人员必须时刻牢记的“国之大者”和初心使命。

  我们要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紧密联系集团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各项目标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要坚持推进深化改革,改革是XXXX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答题,推进科技创新和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归根到底要依赖于深入有效的机制改革,要牢固树立改革意识,转变守成心态,巩固深化三年行动成果,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通过改革卸下包袱、破除桎楷、激发活力。要坚持强化人才建设,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实施人才激励机制,加速引进企业级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科技人才,加快建设高质量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

  以上是我的学习体会,不妥之处请各位同志批评指正。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篇3

 

  同志们: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着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是建设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所在,又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重点所在。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第一,深刻理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

  从时代方位来看。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成为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系国家安全、国家强盛和根本利益,是“国之大者”“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重中之重。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牢牢抓住时代赋予的契机,为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提供强大的国企支撑。

  从地位作用来看。国有企业要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要走在前做表率,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切实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从方向目标来看。从*年提出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到*年提出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从*年提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到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再到*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表述调整深化表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发展的主题主线更加明确,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紧迫性和重要性。

  从内涵特点来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纳入*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从科技自立自强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认识与把握“时与势”作出的战略抉择。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水平”应当体现在三个方面:突出战略性、长远性,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具有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定力与毅力;突出原始性、基础性,即应当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科技研发、原始创新等方面保持领先,不断积累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与势能;突出竞争性、安全性,即应当在全球范围形成科学技术话语权和规则标准主导权,始终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韧性稳定与安全。

  第二,牢牢把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条件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党历来重视科技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从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到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牵引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历史性成就。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科技规划、科研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各环节各流程。

  二是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研制周期长、研发风险大、技术难度高、发展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保证,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将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创新条件高效集聚到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持续发力。

  三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和显著优势,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支持鼓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根据国家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必须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必须千方百计广聚天下英才,想方设法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科技人才高地,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要注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科学统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新兴产业和前沿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动态优化人才年龄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针对技术路线决定权、科研经费使用权、落实容错纠错机制等方面,形成务实管用高效的制度办法。

  四是坚持传承国企先进精神。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征程中,要发扬斗争精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宝贵精神。要自觉践行、大力传承和创新丰富新时代国企先进精神,传承创新基因,汲取创新力量。

  第三,着力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点内容

  一是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从*年《财富》世界*强榜单来看,中国企业有*家上榜,美国企业有*家上榜,虽然中国企业上榜数量超过美国,但平均销售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却远低于美国的平均水平。从*年《世界最具价值品牌*强》来看,中国企业上榜*个品牌,美国企业*个品牌上榜。*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显示,中国企业在全球总投资中的份额为*%,比欧盟企业*%的份额略高,但与美国企业*%的份额相比仍有较大距离。国有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必须发挥引领支撑作用,紧紧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上展现更大作为。特别要清醒地看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对前瞻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研究做出长远性规划,对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人才队伍做好制度性安排。要重视关注探索创新失败中的技术积累、数据积累、经验沉淀、人才锻炼,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培育一批高附加值的尖端产品,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

  二是聚焦加强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亿元,比上年增长*%,占研发经费比重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补足基础研究短板任重而道远。国有企业应主动适应、积极融入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科学研究范式深刻变革趋势,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提炼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推动企业科技发展战略与国家创新体系深度对接,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紧密协同,细化完善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行动举措,科学精准管控技术难点、攻关重点、时间节点,“从*到*”扎实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三是聚焦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国有企业要立足主责主业久久为功,大力解决企业内部科技资源分散、专业领域交叉重叠和技术重复低效开发等问题,统筹用好委托开发、外部并购和联合开发等外部科技资源,促进科技人才、研发试验手段、科技成果等科技资源共享,建立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生态。锚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现代产业链“链长”,围绕解决制约创新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创新联合体建设,强化链式思维、链长建设、链式协作,着力打造一批行业产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科技领军企业。切实解决预研、研发、生产、试验等创新链条中的断点、堵点和梗阻,深化数字化系统工程体系建设,强化总系统与分系统相协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上中下游紧密贯通,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四是聚焦营造良好环境,加强科技政策供给。围绕“由谁来创新”“动力在哪里”“成果如何用”等维度,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突破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筑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与条件,助力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完善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统一规范科技投入口径范围,强化科技投入和产出分类考核。形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办法,深入组织开展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评价,设立专项资金奖励科技创新。建立骨干科技人员中长期激励机制,落实管理、技术、资本等重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对科研型企业在工资总额方面实施分类调控。利用风险投资基金、企业债券、民间资本、保险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科技政策供给不能仅做“加法”,还要善于做“减法”,要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选择权和决定权,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篇4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贯穿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和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政治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重要要求,找准纪检监察组织在管党治党、党的自我革命中的职能定位,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现立足基层站段工作实际,从“严学、严责、严惩、严治、严防”五个方面,就如何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切实推进监督融入企业治理、提升基层监督质效进行思考。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以严“学”深化学思践悟。

  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对全面从严要治党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督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纪检监察组织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理解“五个牢牢把握”,深悟精神内涵,把准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要深入把握纪检监察组织在管党治党中的职能定位,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新要求,比如:党的二十大报告列专章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首次提出了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要求,提出“两个永远在路上”和“三个务必”的新要求,提出了“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等全面从严治党新观点,以及在坚持和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干部人事工作、基层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反腐败斗争等方面都提出管党治党的新举措,持续释放全面从严治党越往后越严的鲜明信号。这些新观点新理念新要求,需要我们严格落实理论学习制度,做到原原本本学,紧密联系公司改革发展实际学,切实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特别是要聚焦国铁集团党组提出的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十个方面重大课题,结合基层站段的具体实际,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工作,抓好思考谋划和承接细化,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二、以严“责”强化落实落地。

  持续压紧压实“两个责任”“一岗双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充分彰显了党始终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担当。我们要一以贯之抓牢“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这个重点,推动“两个责任”同向发力,压紧压实“一岗双责”,强化“抓系统、系统抓”“专业管、专项治”责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完善站段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分析会制度,聚焦突出问题,深入分析研判,精准制定措施,严格抓好落实。加强站段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部门和联系点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检查指导,主动抓好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着力在明责落责上下功夫,强化逐级落规落单落实,将解决好“管党治党责任层层衰减、党建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作为持续深化突破的重点,以明责落责为抓手,将“两个责任”“一岗双责”的有关规定,“四个清单”的要求,层层传递责任压力,对照责任清单,按照“月写实、季考评、年考核奖惩”的工作思路,定期组织开展执行情况检查考评,切实推动各级组织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和“一岗双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三、以严“惩”保持高压态势。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地清除存量。要一以贯之把握“职工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这个根本,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聚焦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聚焦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肃查处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注重严在日常,坚持主动监督、主动介入、主动预警。充分利用上级各类专项检查整治活动,借势用力,强化日常监督与执纪问责,坚持治源头、抓苗头、打露头,锲而不舍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特别关注“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对重点时期、重点工作组织干部作风督查,对工作履职不到位、廉政风险防控不力、问题易发多发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全段通报,并严肃追责问责。延伸监督的触角,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八小时之外”的管理监督,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切实筑牢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防线。坚持抓早抓小、规范从严、防微杜渐。建立重点事项报备制度,实施经营风险预警机制,盯住委外项目、物资采购、零小工程、临时租车、加油卡管理、经费使用等重点领域专项检查整治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开展自查自纠,着力抓整改促规范,严管理强弱项,减存量遏增量。立足早发现、早解决、早清理,通过现场检查、专项整治、重点项目监督、干部履职督查、谈心谈话、问题线索集中排摸分析等方式,对违规违纪违法典型问题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现就查,执意顶风违纪、情节严重的,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坚持执纪必严、失责必问、违纪必究。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狠抓作风建设,每月认真开展干部履职督查,对工作落实不力、制度执行不严、作风飘浮不实、履行“两个责任”不到位等方面存在问题的管理人员进行通报,严肃问责,督促整改。要打好“四种形态”组合拳,注重落实好“四种谈话”制度,通过监督执纪问责同向发力,倒逼“两个责任”的落实,实现攻防转换。

  四、以严“治”推动常态常效。

  运用“全周期管理”的理念推进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深化反腐败斗争规律性的认识,对推进治理腐败作出重要部署。我们要一以贯之突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这个关键,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健全经营管理制度,补强制度供给,提升各类监督整体效能,用好信息智慧软件平台,持续深化大数据监督,积极探索构建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数据铁笼”,促进各项权力规范透明运行。要着力在提升质效上下功夫,确保监督有力有为有威,将解决好“监督执纪工作站位不高、定位不准、能力不足、方法不多”等方面的问题,作为提升纪检工作质量的重点,深入分析总结近年来监督工作好的做法和存在的“短板”,查找影响监督工作成效的因素。把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各级组织最根本的政治任务抓实抓牢,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贯彻执行国铁集团党组、集团公司党委和站段党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聚焦重点领域、“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聚焦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细化任务清单,切实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开展全过程、精准化、嵌入式监督检查。

  五、以严“防”实现固本培元。

  坚持教育制度监督齐发力、标准质量效果共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体现了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科学理念。我们要一以贯之一体推进“三不腐”方针,主动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要着力在贯通融合上下功夫,切实推进不敢不能不想,将解决好“纪法教育针对性不强、少数干部职工纪律规矩意识不强、制度流程存在短板弱项和执行不力、职工身边‘微腐败’时有发生”等问题,作为攻关的难点顽症,坚持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同向发力,积极探索“三不腐”一体推进的实现途径,持续提升正风肃纪反腐效能。以巡视巡察问题整改为契机,传导“不敢腐”的震慑。常态化做好巡视巡察问题整改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国铁集团党组巡视和集团公司党委巡察问题通报精神,细化每轮对标自查的项点内容和方案,举一反三、明确责任,深入开展自查整改工作。针对整改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动向,坚持有什么问题就整治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坚持“反复抓、抓反复”,靶向纠治、系统施治,找准切口,积极稳妥组织开展自查自纠或检查清理,对整改工作不力的严肃问责,确保改彻底、不反弹、不反复。以制度建设和专业管理为重点,扎紧“不能腐”的笼子。牢固树立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理念,立足长效管理,深查机制缺陷和制度漏洞,着力构建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防控体系,不断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以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为抓手,筑牢“不想腐”的堤坝。注重廉政文化建设,将纠“四风”和树新风贯通起来,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持续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全员廉政、纪律宣传教育和法制意识教育,坚持把党规党纪教育作为日常教育和各类培训的重要内容,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年度主题宣讲教育、创建文明单位实践活动和普法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全过程。坚持“每月一案”、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坚持关键事、关键人、关键处、关键时的廉政提醒教育。特别要注重加强对新职大学毕业生、年轻党员、干部的纪法教育,帮助他们扣好廉洁从业、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要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纪检监察队伍,秉公执纪、谨慎用权,敢于监督、善于办案,以自身过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篇5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工匠精神及其培育,总书记更是在多个场合对工匠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工匠精神以时代精神内涵。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为实现制造强国、做强实体经济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技术精湛、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高技能人才,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实践场域。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加强党组织对工匠精神培育的统一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国有企业要牢记自身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做好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保证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和工匠精神培育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一是把工匠精神融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工匠精神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所提倡的精神要素,与坚持党的领导是统一的,要将其融入现代企业制度,使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要推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等企业主体充分发扬工匠精神,把依法履职和为民服务有机结合,把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前途命运紧密联系,为企分忧、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服务社会;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的文化品牌、经营策略、制度遵循、行为规范,并在公司治理中得到体现。二是在推进党建与工建互促中开展工匠精神培育。党的领导是引领国有企业工匠精神培育的根本保证,基层工会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工匠精神培育落地的推动者和组织者。要以党建带工建,国有企业党组织可以运用党的建设工作优势推动基层工会组织设置、体制机制、工作方式完善,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质量和工会工作质量,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要以工建促党建,国有企业工会应成为培育工匠的“摇篮”,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民主会议等制度,增强职工推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制定执行可量化的技能人才培育方案,建立工匠事迹、工匠精神宣传和传播体系,搭建劳动竞赛、技能培训平台,做好事关职工权益保护和工匠精神培育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要坚持党建和工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把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成效作为党建和工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工匠精神培育对于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体制调整、治理机制变化、监管模式创新、生产经营效率提高的驱动作用和检验作用。三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政治过硬、技术高超的技能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国有企业党组织对选人用人负有领导和把关职责。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属性决定了党员技能人才是国有企业党组织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重点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特殊领域紧缺人才工作,注重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形成优秀人才进企业领导班子队伍的培养、引进、使用机制。要尊重基层技能人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把基层成熟的经验做法、技术革新成果上升为指导全局的制度规范,真正发挥技能人才对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坚持以教育培训为支撑,发挥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优势

  人才培养的一大模式是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学校定向培养与企业实践参与相结合,达到人才培养结构与企业需求间的动态平衡。

  一是坚持正确培养方向。校企合作应坚持正确价值引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就业为宗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企业发展需要,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培养学生塑造职业道德以及对职业心存敬畏、对产品追求极致的职业素养。二是为学校提供要素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可单独举办职业学校,或与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建设技能竞赛、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等,为合作学校提供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支持。可利用对就业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合理建议学校设置有关专业、开发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职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三是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与传统师徒制具有封闭性、单一性的特点不同,新型学徒制要求摒弃“短平快”思维,建立常态化培养模式,着力打造一支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导师团队,重点指导学徒进行岗位技能操作训练,帮助学徒达到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要求,具备从事相应技能岗位工作的能力,最终实现人才发展和企业创收的双赢。

  三、坚持以文化育人为核心,塑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现代企业文化

  工匠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能够影响劳动者文化底蕴和价值认同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育人,即对职工进行精神塑造和行为引导,使其符合企业伦理要求,形成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

  一是激发职工个体工匠意识。工匠意识并非个体工匠与生俱来的心理现象,其萌发需要企业文化的激励和引导。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完善职工关怀激励机制,给予与其能力相匹配的物质、精神、地位奖励,使职工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存在意义,增强心理安全感、价值认同感、组织归属感。二是促进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融合。工匠精神兼具个体属性和集体属性,当千千万万的个体工匠精神,汇聚成为企业精神的洪流,就会迸发出巨大的文化力量。要推动工匠精神按照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企业要求不断重构,推动形成满足时代新发展要求的新工匠精神,从而提升企业文化内聚力。三是按照工匠精神要求推动企业文化实践。企业文化实践是企业文化由价值理念层面落到实践层面经受检验,并获得更加深刻的理念内涵的过程。国有企业文化实践应更加突出工匠精神的创新方面,根据时代特点和企业发展完善企业文化内涵,在产品研发、市场定位、生产质量、技术支持、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领域动态培育以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念、行为实践,推动国有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四、坚持以典型宣传为导向,营造崇尚和学习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

  工匠精神需要全社会去认知、体悟和践行。国有企业应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宣传先进典型、传播工匠精神的方式和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崇尚和学习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

  一是创作更多反映工匠精神的优秀作品。国有企业是培养技能人才和工匠精神的聚集地,应从时代变迁、企业发展、岗位实践中选取素材、提炼主题,广泛宣传为企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在普通岗位几十年如一日追求精湛技艺的平凡英雄,在激励企业内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同时,为企业赢得广泛社会赞誉,有效提升企业形象,扩大工匠精神的社会辐射效应。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风采展示活动。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融入党建、工建活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队等形式,引导职工争当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服务群众的榜样。搭建职工展示能力的平台,以竞赛形式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鼓励职工参与国内国际各种类型职业技能大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对获得荣誉称号或奖项的,进行表彰和宣传。做好国际劳动节、世界青年技能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宣传,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企业氛围,激发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 三是综合运用媒体资源传播先进事迹。掌握新闻舆论传播规律,创新改进网络舆论宣传手段,在夯实报纸、书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宣传的基础上,利用好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资源,通过新闻采访、专栏报道等方式,把工匠精神宣传与企业日常工作宣传、党建宣传、热点宣传等形式结合起来,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做好工匠精神方面先进事迹宣传。

  五、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技能人才培育选拔体系

  工匠精神的形成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国有企业要科学设计工匠精神培育制度体系,或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企业党建工作计划、管理培训计划。

  一是完善技能人才选拔制度。要建立人才胜任力模型、细化评价指标,对应聘人员综合素质进行把控,着重考察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理论基础、实际操作、解决关键生产技术难题等方面情况,对获得技术发明奖、技能竞赛奖的优先录用。二是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制度。根据产业结构升级趋势,结合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将工匠精神纳入企业管理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培训对象设置专项培训课程,并强化企业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完善技能人才创新制度。强化创新主体地位,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的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以集中最优秀的人才、最优质的资源进行技术联合攻关,推动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创新创效扶持力度,为建立职工、劳模和技能大师等创新工作室提供支持。四是完善技能人才晋升制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强化技能人才爱国敬业和社会责任教育;“不拘一格降人才”,突破年龄、学历、资历、身份等限制,实现技术人才、专业人才、管理人才职业发展道路畅通,充分发掘人才潜力;更好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根据工作实绩和岗位特点制定分类评价标准,提高技能人才归属感和获得感。五是完善技能人才权益保障制度。强化知识产权投入,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重点关注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创造和储备;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按照“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原则,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对特别优秀的高级技能人才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股权期权激励、技术创新成果入股等激励办法;建立技能人才长效激励机制,推动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等。

  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fukuyaka.cn/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61065.html

版权声明:
1.育才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5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育才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育才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育才文库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182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