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对偶之妙,,楹联之美

来源:网友投稿 | 发布时间:2022-10-27 10:50:07 |

zoޛ)j首材料上的对偶语句。

我国史料记载最早的楹联,据《吴越春秋》描述,吴越时,龙华寺僧契盈,一日,侍忠懿王游碧波亭,时潮水初满,舟楫辐辏。王曰:“吴越去京师三千里,谁知一水之利如此!”契盈因题联句“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于碧波亭亭柱。30年后,按《蜀机》云:蜀未归宋之前,一岁除日,蜀王孟昶(934年至964年在位)令学士幸寅逊撰词题桃符版于寝门,后蜀主孟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以上两幅对联,被人们公认为是我国文献记载的最早楹联。

早期的楹联墨迹原件,由于历史岁月的零落湮沉,没能保存下来,只能在古籍中寻找记载的联语。明代中期以后,人们开始重视它的书法艺术和收藏价值,楹联墨迹原件受到珍藏。不久前出版的由马韵昇先生主编的《中国楹联法书精品集》中,就可以看到诸多传世的楹联佳作。如其中文彭与董其昌的两副楹联,被专家公认为现存最早的楹联墨迹珍品。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鉴定专家萧燕翼先生曾说:文彭的“行书七言联”应是我国存世最早的楹联墨迹,书写得体体有法度,咄咄逼其父,为文彭的真迹,十分珍贵难得。

在这套《中国楹联法书精品集》中,会集了330名书法家的364副楹联作品,从书法体例来看,包括了行、草、隶、篆、金文、甲骨文等,以行书楹联数量最多;从楹联作者来看,包括了明、清、民国以及当代楹联大家。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对于联语的出处、款识、铃印、注释等交待得清清楚楚,由此也可见楹联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彭行书七言联“满庭诗景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联语取自唐代诗人雍陶的七绝诗《韦处士郊居》第一、二两句,原诗“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整诗描写的是秋景,前两句写院内,后两句写院外,风光美好,琴韵悠悠。此楹联质地为手绘花卉笺,应为皇家御用,富丽堂皇,又配以文彭的秀美书法,相得益彰。作为中国第一楹联墨迹,十分难得。此楹联墨迹曾经被文化部原副部长、著名书画鉴赏家徐平羽先生珍藏,又著录于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玉莲斋藏画》一书,流传有绪,分外难得。

冒襄草书七言联“树吞三径月,泉洗一瓢诗”。冒襄善书,风流文采,映照一时,家有水绘园,四方名士毕集,与桐城方以智、阳羡陈贞慧、归德侯方域为明季四公子。因其为明遗老,入清不仕,联语故用典,借古圣,赞贤隐,草书亦极富创造精神,刚柔纵横,纵逸飞动,激情充溢而不失矩度。此楹联曾经清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孙承泽珍藏,又为近代著名书画鉴赏家、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递藏。

董其昌行书四言联“群居闭口,独坐防心”。此件楹联作品润中有苍,苍中有润,墨色干湿恰到好处,秀美中见笔力,笔墨中凸显习古功力,既是董其昌书法作品中极致的精品,也是董其昌惟一一件传世的楹联法书墨迹。从联语内容上来看,为一副朋友间的勉励联,是董其昌写给项圣谟的,教导项圣谟修身养性,平时与众人在一起时,切记不要随意讲话,言多语失,谨防是非;自己独处时,不要有无益的妄想,以防伤身。

1.邵弥隶书七言联“竹池载酒邀山简,草阁题诗愧薛能”。此联应该是我国最早有纪年的楹联,款题“庚午嘉平长女祥裔索书”,“庚午嘉平”即明崇祯三年(1630年)腊月。腊月为每年书写春联的时期,邵弥按照大女儿的索求,题写这副楹联。邵弥与董其昌、杨文聪、程嘉燧、张学增、卞文瑜、李流芳、王时敏、王鉴为“画中九友”,好学多才艺,性迂癖不谐俗,因此希望女儿也能以古人山简、薛能为范,享受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社会人们相互交往中,求索或馈赠法书楹联,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交往的时尚。

2.吴昌硕石鼓文七言联“以朴为秀古原树,其真自写斜阳花”。吴昌硕为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一生以诗、书、画、印“四绝”名震海内外。此联在用笔上,行笔、转折果断遒劲,线条粗厚,节奏变化丰富,为吴昌硕石鼓文的精品。从联语内容上看,吴昌硕的审美取向主张自然美,以朴为秀。此联语取自南宋刘辰翁词《六州歌头》“斜阳外,芳草碧,落花红”之意。

3.齐白石篆书五言联“大福宜富贵,长寿亦康强”。此楹联是齐白石书赠章伯钧的。章伯钧是著名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曾任《光明日报》社长等职务。齐白石以篆书书写的联语相赠,畅适纵横,大开大阖,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表现力,为齐白石篆书精品。

4.孙文行书五言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此联为孙中山先生民国十二年(1923年)一月在同盟会老友谢逸桥家爱春楼小住时所书。联语取《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手迹老成持重,浓墨大书,豁达从容,风采神俊,为孙中山先生人格的映现。

本文关键词: 楹联 对偶 之美 之妙
本文标题:对偶之妙,,楹联之美
链接地址:https://www.fukuyaka.cn/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34678.html

版权声明:
1.育才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对偶之妙,,楹联之美》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育才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育才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育才文库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182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