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腹腔镜辅助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观察

来源:网友投稿 | 发布时间:2022-10-27 20:25:03 |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09月10月至2011年5月 22例患儿行腹腔镜辅助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22例全部治愈。手术时间 单侧3~7min,平均 5min;双侧7~16min,平均12min 。术后住院1~3d。随访6~19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效果好、恢复快、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及术中能探查对侧隐匿性疝等优点。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儿童;腹腔镜辅助;疝囊高位结扎术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59-01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已广泛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2009月10月至2011年5月 我院行腹腔镜辅助下疝囊高位结扎术22例,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5例,女7例, 0.8 ~2岁;右侧斜疝11例,左侧8例,双侧4例。19例单侧斜疝中5例发现对侧隐性疝。

1.2手术方法:采用气静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取患侧下腹部耻骨结节上横行顺皮纹小切口,相当于腹股沟外环口所在体表投影上,切口长约1~1.5 cm。用皮肤拉钩用血管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及浅筋膜后,找到外环口的精索提睾肌筋膜。钝性分离提睾肌和固有鞘膜,直至提出疝囊,将疝囊周围组织钝性分离至疝囊颈部,显露腹膜外脂肪后打开疝囊,置入30度或50度镜后用2号丝线在高位处结扎疝囊,同时建立气腹及采取头低脚高位约15度。气腹压力维持在8~10mmHg。用镜头探查对侧内环口,如对侧存在隐性疝,可见疝囊被气体充盈隆起,内环口开放。明确后撤镜,适当轻压腹部排出腹腔内气体后用2号丝线高位结扎疝囊,在结扎线远端2mm处用2-0可吸收线缝扎疝囊。牵拉同侧睾丸使精索复位,切口皮肤用记忆合金线皮内缝合。如对侧存在隐性疝,予以一并行经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

2结果

22例手术均顺利,全部治愈。手术时间 单侧3~7min,平均 5min;双侧7~16min,平均12min 。术后住院1~3d。2例因疝囊大,疝环口宽,腹膜较松弛,在高位结扎疝囊后,行疝修补术(将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用2号丝线间断缝合1~2针)。术后无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随访6~19个月,无一例复发。

3讨论

婴幼儿腹肌在发育过程中可逐渐强壮而使腹壁加强单纯的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1,2]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不能探查对侧隐匿性疝隐性疝。随着腹腔镜的应用,发现小儿斜疝术中无任何临床表现的对侧鞘状突未闭率高达31% ~55. 6%[3,4]10% ~30%的单侧病例术后对侧会出现同样的问题需要另行手术[5]。应用腹腔镜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就可以避免以上的情况,而且可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疝囊高位结扎,而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术后的复发率高达3.1%~4.1%,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率为2%~4%。复发率比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反而高。巨大疝的疝囊大,疝环口宽,直径可大于2cm,腹膜较松弛,腹膜活动度大,单纯经腹腔镜高位结扎容易复发。传统腹腔镜建立气腹时,穿刺气腹针容易引起皮下积气的情况。在内环口高位结扎前,未及时将远端疝囊内的气体全部挤回腹腔则可导致疝囊积气。未经处理的远端疝囊在腹腔镜手术后有少数患儿出现疝囊积液现象,发生率约0.7%~1.0%。由于小儿脐部肌肉发育不完善,拔套管后肌肉不能很快收紧,手术结束排气或拔套管时,大网膜或肠管易于从切口疝出,此时若未予以注意缝合不当,术后即可能出现经常性的腹痛。应用腹腔镜辅助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就可以避免以上的情况,并具有以下优点:1.切口小,损伤小,痛苦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2.完全高位结扎疝囊,不遗留疝囊积液,疝囊积气等情况。3.配合2-0可吸收线缝扎疝囊,避免了单纯高位结扎疝囊不牢靠的风险,减少术后的复发率。经腹腔镜辅助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巨大疝,复发疝有明显腹壁薄弱者才加行疝修补术,术中避免损伤输精管及精索血管,新行成的外环不可过紧以能容纳小指尖为宜。 (2)为避免探查对侧内环口时观察视野角度不够的问题,术中必须采用30度镜或50度镜; (3)将镜头探入腹腔时高位结扎疝囊时不可过高,以免结扎后万一造成结扎出出现破损,影响正式高位结扎疝囊。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经腹腔镜辅助疝囊高位结扎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更简便、经济, 降低了术后复发的概率及避免了疝囊积气积液的发生, 同时较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更能发现隐性疝,减少了患儿再次手术的风险,值得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尝试。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M].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413

[2].刘玉祥,倪玉峰,蔡忠兵,等.一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2):126-127

[3]BhatiaAM,Gow KW,HeissKF, et a.l Is the use of laparoscopy to determine presence of contralateralpatentprocessus vaginal is justified in children greater than 2 years of age [J]. J PediatrSurg, 2004, 39(5): 778-781

[4]伍端友,黎君君,黄忠华,等.经脐两孔无瘢痕腹腔镜鞘状突口腹膜外缝扎术的临床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0, 15 (3): 227-228

[5]伍端友 腹腔镜小儿睾丸鞘状突缝扎术的研究进展。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2(15):958

本文关键词: 腹股沟 高位 小儿 临床 腹腔镜
本文标题:腹腔镜辅助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观察
链接地址:https://www.fukuyaka.cn/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35022.html

版权声明:
1.育才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腹腔镜辅助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观察》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育才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育才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育才文库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182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