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我国手工艺的行业神崇拜

来源:网友投稿 | 发布时间:2022-10-29 15:15:08 |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传统社会里,技术与偶然总是交融在一起。尤其是农耕社会里,向天要饭是最正常不过的,人们勤奋的同时又要面临许多的无奈,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力的低下和技术的无法掌控性。手工技艺多是手中的技术,最后是否有所成就,在从业者看来,一定是“谋事在人,成事在神”,因此这位“神”在传统手工行业里具有重要的意义。“神道彰而人必获福”(书业《北直文昌会馆碑》),“神降之福愈厚,店之业愈隆”(银钱业《重修正乙祠碑记》)。行业里信奉的“神”与他们的事业息息相关,甚至认为关系到行业的福祸兴衰,这就是所谓行业神的作用,行业神是传统社会中从业者不可缺失的精神寄托。

行业神大多是在某一个领域卓有成就的人物,民间崇拜以至神化这些人物,《酉阳杂俎》中就有如此记载:

今人每睹栋宇巧丽,必强谓鲁般奇工也。至两都寺中,亦往往托为鲁般所造,其不稽古如此。

人们为了纪念这些造福社会的人,往往也把他们转化成手工行业的神。春秋时期的巧匠鲁班,成为木瓦石匠的祖师;战国时期的范蠡成为陶器的祖师爷;大将军蒙恬是制笔业的祖师爷;东汉发明纸的蔡伦成为制纸业的祖师爷。这些现实中的人物,原本在他们的事业领域成果卓越,并且他们的才华对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先秦时期,具有技艺之长的人是“知者”,正所谓:“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用智慧孕育出的手工技艺造福民众,对于社会初创期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人们怎能忽略这些智者的功绩呢?由此,这些能工巧匠便拥有了神的地位。

祖师神还有一类是以身祭器的人物,传统手工业中关于匠人为造物殉身的传说很多,是诠释器物的绝美,还是具有某种暗示?或许对于造物者来说,器物因人的血气而升华,这是一种理想,是生命的延续,也是造物的境界。古人说艺术的境界分为四等,即“逸、神、妙、能”,从“能”到“逸”就是从技能到精神的升华。已无从可考,当年殉身的制瓷艺人,是否把身体视为外物,而更重视创造出来的结果。譬如瓷器手工艺中的窑神童宾,就是因投入窑中而成神者。不少记载都说实有其人。关于其生平及何以成神,文献中也有记述。清雍正年间内务府员外郎总理瓷务唐英撰有《火神传》,所记较为详明。文云:

神姓童,名宾,字定新,饶之浮梁县人。性刚直,业儒,父母早丧,遂就艺浮地利陶。自唐宋及前明,其役日益盛。万历间,内监潘相奉御董造,派役于民。童氏应报火,族人惧不敢往,神毅然执役。时造大器,累不完工,或受鞭笞,或苦饥赢。神恻然伤之,愿以骨作薪,甸器之成,遽跃入火。翌日启窑,果得完器,自是器无弗完者。家人收其余骸,葬凤凰山。相感其诚,立祠祀之,盖距今百数十年矣。

对于祖师神的崇拜,使历史中的人逐渐演变成神。“神者何,灵化之真宰者也”(盐业《灵庚公神堂碑阴记》)。当然,在祖师的崇拜中,除了神化的人,还有传说中的神,手艺技艺者通过对神的敬畏,提高行业地位,改变他们的生活。铁匠业信奉火神、老君;玉器业信奉老君、白衣观音为行业神;造纸业(含纸店)信奉蔡伦、文昌帝君;制墨业信奉吕洞宾等。神具有感召力,无论是神化的人还是人性化的神,对于平凡的手工技艺者来说,他们就是行业精神的核心。“惟生理之兴隆,全仗神灵之默佑。”(《浙绍公所碑序》)。作为手工艺行业来说,感恩祖师,由此塑造行业威信,并且体现对先祖崇德报功的意愿。在手工艺技艺者所立有关祀神的碑记中,常可看到祭祖师是出于感恩和祈福。祖师神是一个行业的守护神,亦是技艺成就的榜样。在每个祖师爷的庙宇里,必有碑文表达行业对其的尊崇,同时也昭示着某种行事规则。如苏州纺织业所立《重建苏城机神庙碑记》云:

国家有崇德报功之典,士庶有返本穷源之志。所以古圣先贤,凡有功于天下而惠及黎民者,皆得庙食,崇祀春秋,而士庶亦借以伸瞻仰之诚,望其护佑者也。

手工行业的祖师崇拜,与手工艺市场的繁荣密不可分。尤其在明清以降,各行各业大都供奉祖师。《阅微草堂笔记》所谓“百工技艺,各祠一神为祖”,民间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的祖师爷”。同一祖师就是一个行业集体,这样联结同业人士,成为行业团结的精神纽带。每项手工艺必然有自己的祖师神,均有各自的祭祀仪式。手工技艺者在各种重要的日子,节庆、开工、带徒、满师等时候,都要供奉祖师,而这样的习俗在民间代代相承,手工技艺者通过祭祖的仪式,宣扬尊师重道的精神。由于信仰的世代延续,已然与行业继承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手工艺成为一项专门的社会职业时,手工技艺者的生存必然要参与到社会各种形态中,生产、市场、利润、生计、竞争等诸多因素,他们需要殚精竭虑地工作,行业神的崇拜似乎部分地满足这些功利性的要求。手工技艺者本是社会民众的一份子,其祭祀的祖师爷与民俗信仰是相似的功能和作用,在具有某种寄托的过程中,也使传统的技艺得以延续下去。对于手工技艺者来说,共同信奉一个祖师,就像同宗的群体般,在行业认同的同时遵循祖师神崇拜的禁忌,合力维护行业的威望。求神保佑、祈福禳灾作为崇拜心理,在行业神传说中也反映出来。从业者常常通过传说来寄托和表达诉求,为繁重枯燥的技艺生活平添希望,因此传说中的情节,主要是叙述行业神如何解救从业者,以及通过神力战胜危害手工艺者的恶神等。在民间神化祖师的行为,并把祖师神“显灵”的事件故事化。乾隆五十七年北京木、瓦、棚业《鲁班圣祖碑记》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蒙师祖默显神功,潜为庇佑,而工告成。”在民间鲁班(公元前507~约前444年)祖师神最具影响力,因此流传最多的莫过于鲁班的传说,这个先秦时期的智者不仅是出色的工匠,更是发明家,他在营造技艺和工具发明中,无不体现了他的智慧。《鲁班经》鲁班仙师流源这样描述鲁班的诞生:

师讳班,姓公输,字依智。鲁之贤胜路,东平村人也。其父讳贤,母吴氏。师生于鲁定公三年甲戌五月初七日午时。是日白鹤群集,异香满室,经月弗散,人成奇之。

我皇明永乐年间,鼎创北京龙圣殿,役使万匠,莫不震悚。赖师降灵指示,方获落成。爰建庙祀之匾日“鲁班门”,封待诏辅国太师北成侯,春秋二祭,礼用太牢。今之工人凡有祈祷,靡不随叩随应,枕悬象箸明而万古仰照者。

鲁班在后人的叙述里就是一个神化的人物,并且拥有极高的地位。在众多的手工艺中,都认鲁班为祖师爷,由此各行业里都不断地演绎鲁班的神力。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是鲁班师傅诞日,是木匠行业里最重要的祭祀的日子。在这天不仅要庆祝师傅的诞日,还要派“师傅饭”。业内的手

艺人要感恩师祖,传颂他的美德。传说吃了“师傅饭”的小孩,也会聪明健康伶俐。在贺诞这一天,要请一班艺人来唱八音,或者请一台木偶戏来演出,这一天对于木匠行业来说是极其隆重的。

民间祭祀鲁班祖师神的仪式中,衍生了很多的内容,不仅是手工艺行业的崇拜,而且体现了手工技艺者的社会性,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习俗。比如东家和工匠之间的约定,通过鲁班祖师的祭祀来完成不同的愿望和目的。东家期望通过祭祀鲁班防止工匠所施的巫术邪技;而匠人则希望通过祭祀告之他们技术的诚信,用他们的技艺保佑东家的吉祥安康。

“凡造作立木上梁,候吉日良辰,可立一香案于中亭,设安普庵仙师香火,备列五色线、香花、灯烛、三牲、果酒供养之仪,匠师拜请三界主、五方宅神、鲁班三郎、十极高真,其匠人秤丈竿、墨斗、曲尺,系放香桌米桶上,并巡官罗金安顿、照官府、三煞凶神,打退神杀,居住者永远吉昌也。”

由此可知,鲁班不仅具有祖师神的地位,还兼有保护神的作用。手工艺的祖师神都具有这样的双重作用,这也是传统社会里,工匠所期待的愿望:即对手艺的认同来保障生存。中国传统的祖师神崇拜伴随着技艺的发展,为技艺的传承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几方面。其一维系手工艺行业的传承师道;其二确立手工技艺者的精神核心;其三奠定手工艺传承的社会基础。

一、维系手工艺行业的传承师道

通过对祖师的祭祀传承尊师的礼仪。中国传统的敬老、尊师习俗实际就是由祖先崇拜延伸和推演出的。在手工艺行业中,“师徒如父子”,师傅可以视同父亲,最早的师傅则可以视同祖先,亦即祖师。奉鲁班为祖师的北京皮箱行所立《皮箱行祖师庙碑》云:“我皮箱行工艺,乃我始祖公输先师创造,后辈徒孙赖依糊口,流传至今。”将“始祖”与“徒孙”对称,可见从业者是将祖师视同祖先的。在《鲁班经》立木上梁仪式有这样的记载:

鲁班真仙公输子匠人,带来先传后教祖本先师,望赐降临,伏望诸圣,跨骖鹤鸾,暂别宫殿之内,登车拨马,来临场屋之中,既沐降临,酒当三祭㈣

手工艺是要依赖技艺的传承才得以发展,因此传统的社会中“师徒”关系是技艺得以继承的方式,徒弟总会成为师傅,抑或是竞争的对手,如何树立一种行业道德模式,成为手工艺传承的重要环节?祖师崇拜的意识里,就有一定的指向性,对先师的尊崇,自然就会有好的报应。刚进入师门的从艺者,在拜师的祭祀里就得到“尊师”观念的灌输,“发扬祖师利人之德,勿负业师教育之恩”,系列的仪式也成为入行的必备的程序。师傅祭先师的态度,是作为手工技艺者所具有的操行,一是祈福之利,二是标榜尊师之道。对于刚入行的学徒来说,这样的态度将会融入自己的信仰中。在传统的社会里,对神的敬畏可以起到规范行为的作用,遵循这样的规则,就会行业兴盛,反之,必然有所报应。民间的信仰,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涵盖了众多的需求,那么对于行业神的信仰,其实是表达了这一行业的社会需要。《鲁班书》记有木匠学徒出师时祭祖师的祝文,从中可知出师祭祖的概貌。祝文云:

惟××国,岁在×年×月×日之吉日,班门弟子某氏,谨以香帛酒醴,庶羞不腆之仪,祝告于祖师么\输夫子之神而言曰:伏以!木有根,水有源,江湖发源在昆仑。今有弟子××氏门下之×生蒙祖在天有灵,承天地相佑之功,尔三年学徒期圆满,学业亦已小成,按礼准其下山,任其放缰驰骋,兹日下放,正式成为教内之人,特告于祖师之前。善哉!先师有遗言,尔应铭在心。守吾本教宗旨!赤心于国为民,谨遵三规五戒,逢生不可胡行。发扬祖师利人之德,勿负业师教育之恩,付汝开山子一把,不能用它挣—座金山,只可在人间刻一个名字,从兹为匠,业精在于勤,愿尔记此示,有志事为成。今日谢师,敬请天地、水府、元皇、祖师及殿前千千祖师、万万师尊、当坊土地及一应神灵,前来享受馨香,共饮喜酒—盅。伏以!伏以!神其来降!谨祝以闻。

手工技艺者尊崇着自己的行业神,对本行业的保佑,亦是传承师道。虽然这样的作用是处于精神层面的,但所起的效果是巨大的。在没有遭受外来文化冲击的传统社会里,行业神所具有的影响会代代相承。手工技艺者在相互认同的信仰中,形成共识,尊师是祖师神崇拜里重要的因素,因为有道,在同一行业里,自然形成了和谐的社会群体,他们依照共同的行业规范,履行自己的操行,敬师如敬业。虽然手工技艺者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这样的处境是要遭到行业的谴责。祖师神的崇拜让手工艺行业找到相应的精神皈依,即便行业里的行规有更有力的约束,而祖师神的崇拜在心性的教导上致关重要。

二、确立手工技艺者的精神核心

中国人信奉劳动是生存的重要手段,所以在社会中拥有技艺的一技之长,就可获得社会的认可。虽然手工技艺者很难获得鲁班仙师的地位,但作为他名义中的徒子徒孙,多少带有一些光耀。中国人对于手工技艺的理解是生存之道,能在技艺的劳动中体会幸福,或许更多的快乐是来自对现实的满足。于是,手艺是否得到认可?是否能维持技艺的长久?是否有一套相互交流制约的法则?在无法预知的状态里需要排遣忧患,因此神来化解困难尤为重要,而这个神是榜样,是领袖,更是精神的寄托,于是人和仙都可以成为手工艺行业所认定的行业神。手工技艺者以神的要求规范自己的作为,祈求护佑技艺的繁盛。供奉神明的虔诚进入人的潜意识,进入人的心灵,而在这样的状态里,人们相信神的确发挥着作用。“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祖师神的崇拜让行业的人们拥有了共同的信仰,他们遵循祖师的礼俗与规范,成就祖师传承的事业。信仰让他们有了依托,有了目标,因此祖师神成为了行业的凝聚力,促使行业人员加强业缘观念和认同意识,同一祖师的信仰使不同族群的人走在一起,共同供奉一个祖师,而这样的信仰对于行业的团结合作,对于维护其自身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行业神宣扬的是积极的处世观,手工艺同行之间的关系除了行会的制约外,几乎是松散的。行业神精神里的正义、诚信、勤勉等品行,是中国手工技艺者所崇尚的,也是他们的精神核心,在文化背景里成就和谐共处,行业中流传的“同行都是一个祖师爷,互相有碗饭吃”的说法,就是明证。进入师门就要尊崇祖师的礼仪,做人做事皆有规矩。因此手工艺人认为技艺之外是人品,这是对祖师虔诚的要求;对于技艺的学习,更是要有感恩之心。技艺是祖师传下来的,不得任意地糟蹋,因此工艺精神里包含了惜艺、惜材、惜力等因素,是技艺中所推崇的。“玩艺(技艺)丢对不起祖师爷”,所以特别敬重技艺,

对于祖师传下的手艺应怀感恩之心,并努力继承发扬。苏州纺织业在《重建苏城机神庙碑记》中表示录和发扬祖师伯余创造衣服的功业:“伯余丞相,伟绩之臣。羽毛皮革,易以经纶。……后生英秀,精更求精。所因所革,仍效前型。”祖师崇拜在祈福之外,赋予手工技艺者的是精神信仰,通过虔诚的祭祀传达诚信、敬业、感恩、互爱、尊师的意识,也正是这些精神的提倡,才能维护行业的团结,协调从业者之间的利益平衡,从而形成他们的道德准则。技艺传承在和谐的集体里不断传承发展,这就是行业神信仰中赋予手工艺行业的精神。如《鲁班书》所载出师祭祖祝文有云:“赤心于国为民,谨遵三规五戒,逢生不可胡行”就反映出工匠以祖师为榜样,立志敬业,报效社会的理想,祖师崇拜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对于祖师崇拜的精神,在平日的习艺中,也会逐渐地深入到手工技艺者的观念里。浙江龙泉剑铺规定,学徒在进剑铺的头两个月必须每天早晚两次上香,使学徒体会到,感恩祖师传承下来的精湛的技艺,而技艺的学习过程是要经过千锤百炼而取得的。几乎所有的手工艺行业对学徒都有这样的要求,为其习艺奠定行业的工艺精神。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手工艺的从业人员众多,他们是前工业时代生活资料的生产者。劳动获取利益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得到尊重,因此手工行业不是社会的底层,手工技艺者以祖师为荣耀,精进手艺的同时标榜祖师的威望,来提升社会地位。围绕着祖师神的崇拜,在手工艺行业里形成了独有的精神核心,正是这种具有号召力的意识,得到社会的认同,由此维护了行业的社会价值,保证了行业从业人员更迭的稳定性,使技艺不断得以传承发展。

三、奠定手工艺传承的社会基础

手工技艺者依靠自己的技艺生存,是家庭副业的生产者,是依附官府或商人的职业手艺人,不是农业生产的主流,亦非城镇市民精英,他们唯有的是手艺。然手工技艺者的劳动又是民众生活不可忽缺的,人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手工技艺的参与,因此,手工技艺者是依附于社会生活的劳动者。

对于社会群体的从业者来说,社会的认同是极其重要的,尤其与民众生活关系密切的手工艺行业,他们要通过某些方式表达行业的诚信,以及被人们所信赖,于此同时使行业内部具有凝聚力。行业神的信仰满足了这样的需要:借神自重并提高行业的地位。行业神的地位的高低代表了社会对该行业的认可程度,在传统社会里的五行八作,就有行业地位的高低之分,所谓的“作”就是传统社会里的手工艺行业,都要有各自的祖师神,并且以此来提高行业威望。如北京《靴鞋行孙祖殿碑》谓所奉祖师孙膑:“我孙祖归圣以后,曾奉御旨封为鞋行祖师。”再如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中所云:

百工技艺,各祠一神为祖。倡(即娼)族祀管仲,以女闾三百也。伶人祀唐玄宗,以梨园子弟也。此皆最典。胥吏祀萧何、曹参,木工祀鲁班,此犹有义。至靴工祀孙膑,铁工祀老君之类,则荒诞不可诘矣。长随所祀日钟三郎,闭门夜奠,讳之甚深,竟不知为何神。曲阜颜介子曰:“必中山狼之转音也。”先姚安公曰:“是不必然,亦不必不然。郢书燕说,固未为无益。”

行业对祖师神的认定,或与其行业有关联,或没有任何关系,对于那种牵强附会的联系,也是以行业的社会地位为前提,期望借助行业神的影响力抬升行业集体的形象。行业神对于手工艺行业来说,借神自重扬威的作用,无疑增强从业者的职业自豪感,提供精神寄托。在中国封建体制下的文化体系里,高官或高人是可以出人头地的。地位低微的劳动者,他们期望通过寻祖溯源得到社会的认同,同时依托祖师的影响团结和约束同业同帮。由于行业信奉的一致性,稳定这一群体从业人员职业性,从而保证技艺的延续发展。祖师神的推崇既是行业内精神需要,也表达社会地位的要求。

手工技艺者们期望,辛勤付出能得神佑,于是,劳动者恪守一个信条:有播种就有收获。技艺给予了手工技艺者生活的希望。遵循行规,感恩神明,手工技艺者由此而有了精神的寄托、行业的制度、造物的感恩,所有这一切又都有相应的呈现仪式和规范,由此而来的技艺传承习俗成为了手工技艺者遵守的制度,造就了手工技艺者的行业操守。对于祖师神的护佑,手工技艺者心怀崇敬,尽管劳作艰辛,依然满怀希望,心中的神灵既是精神的慰藉,也是体力的解脱。诚然,行业神崇拜的礼仪多带有功利性,而正是这种现实的需求,让一代代工匠们有了行业遵循的承袭模式,从而较完整地保存了行业的内在精神。

本文关键词: 手工艺 崇拜 我国 行业
本文标题:我国手工艺的行业神崇拜
链接地址:https://www.fukuyaka.cn/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35772.html

版权声明:
1.育才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我国手工艺的行业神崇拜》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育才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育才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育才文库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182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