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贯穿经典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网友投稿 | 发布时间:2022-10-29 18:25:03 |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贯穿经典阅读,是基于“原理”作为理论基础的需要,是体现“原理”整体性教学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需要。在具体实施路径上,要注意把握精挑细选、抓住重点、突出亮点的原则;要处理好教材与经典著作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要将经典阅读的内容纳入对学生的考核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经典阅读;思政课

作者简介:林红(1972-),女,山东日照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山东 济南 250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大学2010年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山大教字2011[23]号)、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年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走近经典,感受魅力”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4-0149-03

自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05方案”颁布实施以来,各高校不断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相继问世,有力地推动了思政课的教育与教学,为实现“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作为思政课四门必修课之一,担负着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任务。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原理”是调整比较大的一门课,它将“98方案”中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保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并适当增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内容。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讲,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突显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必然。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重复性”,即“原理”的很多教学内容学生都已在中学阶段学习过。不少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挖掘、教学方式的改革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使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比较熟悉。尽管现行的“原理”教材尽可能减少与中学教材内容的重复,力求增加理论的深度、广度、整体性与系统性,但仍避免不了“重复感”。笔者也曾针对学生对“原理”教材的熟悉度设计并发放了专门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与中学所讲大同小异,尤其是对“世界是物质的”、“唯物辩证法”等内容更是耳熟能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并能自觉地运用,因为不少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学阶段只是死记硬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当然也谈不上自觉运用了。对于他们来讲,马克思主义可谓是“熟悉的陌生人”。进入大学后,当学生再次遇见这些“熟悉的陌生人”时,难免就会产生思政课无非就是重复背诵那些自己曾经学过的原理、“条条”,自然会对思政课不以为然,缺乏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开始尝试在“原理”教学中贯穿经典著作的阅读,引导学生接触经典,阅读经典,感悟经典,从而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能力与水平,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提高“原理”的教学效果。

一、“原理”教学贯穿经典阅读的必要性

除了解决与中学教材内容重复的矛盾外,笔者认为在“原理”教学中贯穿经典阅读还与本课程的特点、突显其整体性的教学要求、增强教学实效性与吸引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1.贯穿经典阅读是“原理”作为思政课理论基础的需要

“原理”作为一门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与另外三门必修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比,处于一个基础性的地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而产生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其源头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一种解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及人际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准则,从中引申出积极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念。可见,“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它要为其他各门思政课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方法。

既然“原理”要为其他各门思政课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讲透彻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要知其然,更要追根溯源,知其所以然。要追根溯源的“源头”就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后继者的经典著作中,它们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真实的理论意蕴和精神实质。作为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文本,这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依据。诚如恩格斯在1890年写给柏林大学学生布洛赫的信中所说:“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引者注: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1]如果能在“原理”教学中贯穿经典阅读,便能提高教学的历史感和真切感,回归文本,增强对理论解读的说服力。

2.贯穿经典阅读是“原理”教学贯彻整体性原则的需要

“原理”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要打破以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条块分割的状况,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的理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呢?这便提出了追根溯源、回归经典的要求。事实上经典著作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马克思、思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就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贯穿其中。他们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进程时,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由此产生的阶级关系,阐明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及其变化发展,这些著作中通篇贯穿着丰富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发展思想,而科学社会主义则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2]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回归历史的真实,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就不难深入人心了。

3.贯穿经典阅读是提高“原理”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原理”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教学主体——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对于处在思想和心理成长、成熟时期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喜欢接受新事物,思想活跃,但也存在着思想不成熟,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不足。笔者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发现学生并不是不喜欢理论,而是反感让人不信服的理论。如果理论具有高度的严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样的科学理论学生是愿意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他们的著作中往往包含了大量的知识,这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大学生来讲极具吸引力。如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在论证“两个必然”、“两个决裂”和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必然性时,就引用了大量的历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哲学、法学、伦理学,甚至地理学、工业和科技发展的知识,其中不少知识是当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这些知识不仅大大提高了其理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增加了理论的说服力,而且经典作家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丰硕的成果,也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原理”教学中贯穿经典阅读的路径

在“原理”教学中贯穿经典阅读,要受到教学课时、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经典阅读对“原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1.精挑细选

“原理”教材在结尾处列出了56篇(或本)经典著作的阅读篇目,这为实施经典阅读提供了依据。但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逢篇必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选择,力争选择那些最能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特点的篇目,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与价值。基于这一原则,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共产党宣言》(节选)等作为精读篇目。另外,又选择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第一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作为泛读篇目,指导学生在课下阅读。

2.抓住重点,突出亮点

精选出来的篇目虽然都是精品,但由于年代久远,文章写作方式等诸方面的限制,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对于一些理工科学生来讲,他们的社会科学知识相对薄弱,理论基础也不够扎实,对于经典著作中包含的历史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其阅读时,要善于抓住经典著作中的精神实质,突出其亮点。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便对所挑选的五篇精读篇目尽可能抓住其亮点,吸引学生,以达到促进“原理”教学的目的。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一生并概括出马克思为人类所做出的两大贡献,即发现剩余价值和创立唯物史观。这篇文章曾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学生对它并不陌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此篇文章较为熟悉的特点,作为经典阅读的首篇之作。在指导学生阅读此篇文章时,最好能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平及人格魅力穿插其中。这样,不仅能拉近理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对其所学习的内容感到亲切可信,而且还能将教材内容融入经典阅读中,提高教学的效果。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分析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三个来源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这为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结构与框架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原始材料,必能增强学生所学习理论的可信度。

马克思写于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全文共计千余字,虽然短小精悍,但思想精深。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3]文中初步表达了马克思对“实践”作为本体的理解。这篇文章有助于学生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更能引导学生真切理解“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作为其晚年的一部著作,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对辩证法的实质、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阐述。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可重点选择第一章(重点阐述辩证法的本质)、第二章(重点讲哲学的基本问题)来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不仅可以让他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深入了解其精神实质,还可以了解到教材上相关的基本原理在原著中是如何表达的。

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曾被译成200多种语言在全球出版发行,被公认为是目前影响最广的一部社会政治文献。这样一部影响广泛的文献,对于学生来讲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这篇文献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融为一体,表达了“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思想,并对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以及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描述,可谓是对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系统的、周密的阐述。对于这篇文献,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从一些经典性的语句出发,来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性的理解。如对于“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5]“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5]可引导学生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加深其对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进步性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必然趋势的理解。笔者曾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讨论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是否还存在着阶级对立等问题,并运用《共产党宣言》中的有关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有力驳斥了“过时论”。

3.处理好经典著作与教材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

“原理”教材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针对性,是“原理”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作为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蕴的大众化阐释,它也是联系经典著作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因此,在“原理”教学中,教师是用教材进行教学,而不是全部或直接依据经典著作来进行教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只是作为对教材解读和学习的有益补充。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经典著作与教材之间的关系,达到利用阅读经典促进教学的目的。

由于教学课时有限,这就对经典阅读的设计与操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方式上,可以采用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方式进行。在方法上,可采用小组讨论,读书沙龙的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提高学习的效果。在时间上,可以采用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方式,课上研讨与课下答疑相互促进。

4.改革考试方式,突显“源于文本,高于文本”的特色

在对“原理”的考核中,应将学生阅读经典的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中。在具体操作上,一方面可以将经典著作作为命题的依据与参考资料,注重考核学生对经典的理解与把握;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学生阅读经典的体会与收获作为考核的组成部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突显马克思主义“源于文本,高于文本”的特色,即注重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结束语

在“原理”教学中贯穿经典阅读,不仅可以拓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全新的理论视野,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实质的认识,而且还能突显经典的魅力与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提高“原理”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靳辉明.关于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8):18-1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麻剑飞)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贯穿经典阅读教学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fukuyaka.cn/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35887.html

版权声明:
1.育才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贯穿经典阅读教学初探》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育才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育才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育才文库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182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