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回望与前瞻

来源:网友投稿 | 发布时间:2022-10-30 10:40:05 |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背景与起步的标志、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阶段与特点、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群体与中心的形成3个方面回顾了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历程,论证了我国休闲体育研究面临的困局、陷阱、机遇、责任,并对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前瞻性的对策。研究认为:1)我国休闲体育的研究已经开始从较为虚无的概念性研究向面对现实的方向流动;2)我国休闲体育研究面临概念性陷阱、研究视域狭窄陷阱、实证研究不足陷阱、学科发展先天不足陷阱以及理论探索的方向需要新的定位等诸多问题;3)国家战略的调整和休闲体育产业政策的出台为休闲体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要推动休闲体育研究发展仍需抓好休闲体育教育的发展和休闲体育人才的培养2个基础环节;4)休闲体育研究的发展应着力于休闲体育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实证性研究、休闲体育项目与活动研究、休闲体育产业与经济研究以及国民休闲体育的启蒙研究。

关键词:休闲体育;历史回望;面临困局;发展机遇;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662(2015)01-0001-06

当前社会中,物欲横流、心理浮躁、急功近利与我国传统的不以3斗米而折腰、心情怡然、泰然处之有了距离。休闲体育恰逢其时!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等途径,在了解国家有关旅游休闲、体育消费等系列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查阅了休闲旅游、休闲体育等相关文献,梳理了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发展历程、面临的困局、陷阱、机遇、责任,并对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前瞻性对策。

1 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回望

20世纪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体育界关于“体育是什么”、“体育的功能是什么”的争论至今余音袅袅;21世纪初,体育界又多了关于“休闲体育是什么?”“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区别是什么?”“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的差异是什么?”“哪些项目属于休闲体育?”等的争论。也许,体育的特点可能就是说不清“究竟是什么”,因为体育有时与每个人都很近,有时候又与人很远很远。所以,每个人似乎都懂体育,都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可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大家都能普遍认同的结论。休闲体育更是这样,正如世界著名休闲研究学者查尔斯·布莱特比尔所说:关于如何实现良好的经济状况有多少种观点,对“休闲”的诠释差不多就有多少种。因此,“休闲体育是什么”就无从定论,但这并不妨碍休闲体育领域的学者们的摸索和探究。

1.1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背景与起步的标志

1.1.1社会背景 知识经济与全球化的浪潮冲破了人们传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惯性,当体力性劳动方式朝着智能性劳动方式转变的时候,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物质与知识的财富成几何式增长,当人类还来不及沾沾自喜、欢欣鼓舞之际,却发现我们身边的自然生态被破坏了,而且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渐行渐远。“现代文明病”不期而至,紧张、焦躁、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人类,运动不足、办公室疾病、电脑疾病、肥胖症等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羁绊。人类开始反省和补救,休闲和休闲体育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视野。现代休闲体育的产生是从回归大自然起步的,绿色体育、探险体育、滨海体育、海洋体育、草原体育、沙漠体育、空中体育等构成了21世纪休闲体育的新的交响旋律。休闲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休闲和体育学类分支,不如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这是因为人类需要有更为丰富的体育方式来拯救人类自身。这就是休闲体育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大背景。

1.1.2学术背景 休闲体育的产生事实上打破了原有体育科学分类的框架,其原因在于原有的体育科学框架内几乎找不到休闲体育的确切位置,但无论在哪个位置又似乎都能够发现休闲体育的存在。休闲体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竞技体育,也难以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体育相一致。从传统意义上来看,我国关于体育的分类包括3个体系:1)以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为理想和主轴的奥林匹克运动竞赛构筑的竞技体育的基本体系;2)以追求增强大众体质和大众身体健康为理想和主轴的群众体育体系。在我国的体育科学体系划分中,又把群众体育划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武装力量体育;3)以追求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体育服务等社会经济发展为理想与主轴的体育产业体系。显然,这3个体系中,我们没有找到休闲体育的明确位置。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1)截至目前的体育分类中没有休闲体育的确切位置;2)无论是休闲体育活动还是休闲体育研究都已经成燎原发展的趋势。因此,本研究认为这本身就是体育科学研究和休闲体育理论探索的重要课题。

1.1.3休闲体育专业产生的背景 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设有体育健康休闲学院或类似的学院,仅在美国就有几百所大学设有“体育休闲和娱乐”系科等。英国目前共有115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休闲体育相关专业,其学科体系相当完备,既有侧重休闲类的旅游、娱乐等服务性行业学科,也有侧重于体育的大型活动策划、体育企业的管理等统筹类学科。这些学科和运动学、心理学、法律、设计等学科相互渗透,衍生出更有针对性的专业科系。澳大利亚休闲体育的发展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澳大利亚,划船、滑板、冲浪、滑雪、攀岩、骑马等时尚休闲类项目深受人们喜爱,这些项目的营运市场对专业人才也有更多的需求。因此,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已经把体育类专业列为澳大利亚移民的紧缺专业。我国的台湾地区也有不少高等院校开设了与休闲体育相关的学系,休闲体育和娱乐专业的开设为台湾地区的休闲活动和休闲体育活动输送了大批宝贵的人才。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高等院校休闲体育和娱乐专业的开设更有加快加大步伐的趋势。

2007年,在我国休闲体育专业首次进入教育部专业目录,当时休闲体育专业属于目录外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中,体育学类包括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等5个专业;特设专业2个,即运动康复和休闲体育,休闲体育正式进入到教育部专业目录。截止目前,我国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院校已经近60所,发展势头迅猛。专业的诞生与发展,也促使休闲体育专业的研究成为了热点。

1.2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阶段与特点 目前,休闲体育研究方兴未艾。1)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休闲学研究在我国的发展也处于摸索阶段,1995年7月在经济学家于光远的倡导下成立的休闲研究小组首次提出将休闲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现象值得关注;2)随着社会的变迁,体育学的内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学者对于休闲体育的认识和人们生活中的休闲体育都在逐步形成互补,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不足20年的发展,虽未成熟,但其间的经历为走向成熟而不断积淀着。

20世纪90年代以前,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是体育学的研究主流,因此,关于休闲体育的研究一般只限于提及而已。我国体育学家林笑峰在1981年的研究中捕捉到的信息是,1974年苏联列斯加夫特体育学院的B·M·费德林和O·M·尼古拉耶夫论说:“身体文化概念范围包括3种社会现象:身体的休闲消遣活动(或群众的身体文化)、体育、竞技”。1982年,体育理论学家曹湘君在“再探体育的概念”一文中阐述:在体育运动中,除了体育和竞技运动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既不属于体育又不属于竞技运动,而又与增强体质和丰富文化生活有关的身体活动,这种以消遣、娱乐、休闲和健身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在现代生活中随着人体活动减少所带来的机能消退的可能性的增加和余暇时间的增多,日益显示出了它对于人类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社会实践证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的活动中去。因此,在体育运动这个总概念下应该包含下位概念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卢元镇教授也曾谈到我国体育运动除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身体锻炼等比较严肃的部分之外,还有一种我们通常称为游戏、体育娱乐,而国外称之为消遣的活动——人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自愿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他们既不受限于体育教学的种种严格规定,也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甚至有时也不把体育的强身祛病作用放在首位,而是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形式度过自己的余暇时间,使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这个时期,休闲体育“犹抱琵琶半遮面”,但仍未能实现“小荷才露尖尖角”。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休闲体育研究初现端倪,但是学者们的研究初衷都是诠释休闲体育,大多研究视角都限于名称辨析,诸如娱乐体育、轻体育、闲暇体育、余暇体育、休闲体育等字眼在一篇文章中或同一位学者的多篇研究成果中都屡见不鲜。

2010年至今,在休闲体育研究中出现了大量休闲体育教育方面的研究,这与2008年我国将休闲体育专业列入高等教育专业目录相呼应,高等教育工作者们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探究,其中国外休闲体育教育方面的研究也占一定比例。这一结果表明,我国休闲体育的研究已经开始从较为虚无的概念性研究向面对现实的方向流动。

1.3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群体与中心的形成 2008年3月,广州体育学院举办了“广州休闲体育国际研讨会”,邀请了我国诸多从事休闲体育的专家学者,研讨会引发了不少学者的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为我国休闲体育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一研讨会没有持续下去。

2008年11月,上海体育学院举办了“上海第2届中国休闲产业经济论坛暨中国体育休闲发展论坛”;2009年11月,上海体育学院又承办了“2009年海峡两岸都市休闲体育·体育教育上海论坛”,这些论坛的举办为我国休闲体育学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为我国休闲体育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论坛也没有延续下去。

2008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休闲哲学研究会在首都体育学院成立,首都体育学院为第1届研究会(2008-2013年)的秘书处所在单位。利用这个学术平台,同年12月,首都体育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联合承办了“2008-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暨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我国休闲研究和休闲体育的一线学者大多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是讨论通过了“北京休闲宣言”。宣言指出:“在休闲成为社会共识的当今,关注休闲的实质是注重用文化引导和人文关怀的力量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这是中华民族人文复兴的新路标。学者们以‘学问’的方式关注国计民生中的休闲现象,关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休闲智慧,关注社会转型中休闲价值的提升,关注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国民文化休闲需要,关注科技创造与休闲的互动关系,是当代学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呼唤处于社会转型中的人们,用休闲铸造文化资本,丰富精神世界,完善生命过程,开扩生活空间,融洽人际关系,建构社会和谐。这也必将是中国对未来世界文明的又一个伟大贡献!”

以此为契机,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举办了全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研讨会,2010年、2011年连续2年主办了“休闲体育高层论坛”。经过4年的酝酿和积淀,2012年6月,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休闲体育研究会在首都体育学院成立,并举办了首届“休闲体育北京论坛”。钟秉枢担任研究会理事长,首都体育学院被设为秘书处单位。休闲体育研究会的成立为我国休闲体育的学者搭建了广泛而有深度交流的学术舞台,2013年、2014年,首都体育学院又连续举办了第2届和第3届“休闲体育北京论坛”。2013年10月,休闲体育研究会主办、湖北大学承办了首届“休闲体育学术大会”;2014年,“休闲体育学术大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行。休闲体育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高层次的休闲体育研究群体与研究中心已经形成。

2 我国休闲体育研究面临的困局、陷阱、机遇、责任

2.1我国休闲体育研究面临的困局与陷阱

2.1.1概念性陷阱 从2000年始,我国不少学者对休闲体育、体育休闲、运动休闲等多个概念进行了大量的解读、阐释与辨析,虽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休闲体育的内涵,但由于大多数论文的解读、阐释与辨析主要是建立在字面和表层的技术性层面,缺乏社会实践和严谨的学科或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结果是论文量不小,引人深思的成果匮乏,—定程度上还引起了思想的混乱,走进了文字游戏和一般性解读的陷阱。概念性陷阱的问题出在研究的成果缺少对经典的崇拜、对经典著作的系统拜读和耐心学习。由于缺少有系统的经典理论滋养和对休闲体育最新研究成果的研读,大多数论文显得根底不牢、基础功力先天不足,因而,没有把握住休闲体育研究的方向,形成不了关于休闲体育研究的有影响力或权威性的成果。

2.1.2研究视域狭窄陷阱 其实,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休闲与休闲经济的发展。从国家的层面,政府对休闲概念的认可及其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影响已经有了清晰的认定和规划策略。2007年3月、2009年3月,时任总理温家宝2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培育休闲等消费热点”,“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消费”。2009年12月,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适应群众生活的多样性、个性化需要,增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6大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保障国民休闲时间、改善休闲环境、建设基础公共设施、加强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服务质量等。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全民健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意见》提出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等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发展,产业组织形态和集聚模式更加丰富。要以冰雪运动等特色项目为突破口,促进健身休闲项目的普及和提高。健身休闲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关注点和拉动体育消费的新的生长点。

然而,我国休闲体育的研究显然对国家大势关注不足,表现在缺少休闲系统思想和理论的支撑,缺少对国家大政的研究与应对,缺少对国家现实转型带来机遇的敏锐力和创造力,缺少对我国休闲体育发展顶层设计的引领群体。

2.1.3实证研究不足陷阱 2008年以来,我国的休闲从理念认知开始走向大众实践,我国地方经济规划出现了一波休闲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的浪潮。许多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开始从粗放型经济、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思路向休闲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方向转移。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现有的660余个城市都将面临着城市休闲规划的问题,尽管不少城市现在还没有充分将休闲设施建设列入城市规划,但可以肯定的是,城市居民对于旅游休闲、体育休闲、文化休闲等方面的需求,将有效推动休闲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的休闲功能。显然,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休闲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在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理论联系实践,把休闲体育的理念和理论运用到经济发展之中是当务之急。但将概念性研究、一般性文字描述、文献性资料堆积起来作为论文或研究,难以在社会发展和休闲体育经济改革中发挥学术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我国现有的休闲体育研究必须要走出这种以理论论理论的陷阱,通过投身一线的调查研究,把当今最新的休闲体育理论和成果运用到城乡的产业升级的浪潮之中,以扎实、可靠、经过实践的数据作为支持,我国休闲体育的学术突破才能够走出困境。

2.1.4学科发展先天不足陷阱 休闲体育学科建设的理论创新不足,专业建设发展缺乏动力。休闲体育学的概念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休闲体育学如何创建、休闲体育实践的广度与深度如何延伸和下探、潜心研究的学者群体如何形成,这些都是休闲体育学创建的基本条件。休闲体育学的母学科是休闲学和体育学。近年来,休闲学和体育学的发展速度很快,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重大突破。休闲体育学如何从母学科中汲取营养,如何从休闲体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积累成果,为休闲体育学的真正破土而出奠定条件,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由于学科发展先天不足,实践发展就缺少了理论的指导和支持,休闲体育人才的培养就会遇到瓶颈。目前,休闲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就业出口面窄,择业多、创业少的情况,其实从根本上说是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没有良好、坚实的学科依托所致。因此,要跳出休闲体育学科发展先天不足的陷阱,就要大力推动休闲体育理论和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1.5理论探索的方向需要新的定位 正如社会体育、社区体育、大众体育、单位体育等富有时代特色的符号不断更迭,休闲体育未能与体育休闲、余暇体育、娱乐体育等概念未能被作出有效界定和区分。这些概念,有的是概念重叠,有的是不同时空的不同表述,有的属于引进时的翻译的表述。但这些并不能成为让其止步不前的理由,只有向前走,才能知道走得对与错。目前,休闲的3大板块,旅游休闲、文化休闲、健身运动休闲如火如荼,为休闲体育学科发展和实践积累创造了重要机遇,也为休闲体育理论探索指出了方向。

2.2我国休闲体育研究面临的机遇与责任 休闲体育教育和休闲体育人才的规模是推动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基础。目前,我国休闲体育教育十分薄弱,从事休闲体育研究的人才数量也较少。休闲体育教育在发达国家普及率很高,这与社会发展和人们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大量的休闲体育人才源源不断地充实到了休闲体育研究的队伍之中,使得休闲体育研究的水平和一流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在我国,尽管当今时代对休闲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接受休闲体育教育的人才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和市场变革的需求。休闲产业、休闲体育服务、休闲体育旅游、健身休闲、休闲体育产品的研发和推广等都急需相关的人才。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休闲经济和休闲体育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战略和休闲体育产业政策为休闲体育的研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目前,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在人类追求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休闲体育大有用武之地,休闲体育研究将为休闲体育的发展与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

3 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展望

3.1基础性研究 目前,我国休闲体育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自1995年以来,休闲体育领域的研究多数是从休闲体育先发国家中引进基础理论,或是介绍国外休闲体育的发展状况,这些研究几乎占了全部研究的六成之多。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发展成果,是时候对我国自己的休闲体育基础研究进行整理、融合和提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体育基础理论体系。

3.2实证性研究 产业经济的转型和休闲健身服务为休闲体育实证性研究提供巨大的施展舞台。从产业经济转型的角度看,全国成千上万的城市发展和小城镇转型需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移、由排放型向绿色生态型发展。在我国,众多的中小城镇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人文地理环境,通过对其休闲体育和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大大激活了当地绿色产业、生态经济产生耦合效应,从而带动中小城镇经济的产业升级。从休闲健身服务的角度看,13亿人休闲娱乐健身的同时健身人群、健身方式、休闲项目、休闲活动、器材设施、休闲服务等都将构成一个举世无双的产业链条。在这2条大河中,将为休闲体育的实证性研究提供硕大无比的施展空间。

3.3休闲体育项目与活动研究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呼喊和践行休闲体育健身的热浪席卷全球,并且都是以回归绿色自然的运动为主要特征。例如,露营、徒步、漂流、登山、穿越、攀崖、探险等多种户外体育活动全都是回归自然的绿色运动。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Ⅸ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也特别指出:以冰雪运动等特色项目为突破口,促进健身休闲项目的普及和提高。此外,空中休闲体育项目、滨海休闲体育项目、沙漠休闲体育项目、草原休闲体育项目等,为休闲体育的项目与活动研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休闲体育项目与活动研究方兴未艾,需要更多的学者投身之中。

3.4休闲体育产业与经济研究 国务院46号文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是一种政府提出的刚性目标。休闲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投资、消费。休闲体育业的发展需要投资,至少需要休闲的场地、设施。体育设施与运动场地的建设水平对市民的运动动机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讲,休闲体育能够引导市民消费方式的转变,而一个城市的体育消费的水平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市民消费的品质。因此,休闲体育产业与经济研究必然是未来休闲体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3.5国民休闲体育的启蒙研究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休闲体育教育体系将是未来发展和研究的重点之一。休闲体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首先要进入到小学的体育课堂与活动之中,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的对象与西方国家最大的区别在中国主要是指导中老年,而西方国家主要对象是少年儿童。此外,一个人的休闲方式体现着其生活态度、价值观、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反过来,对青少年的休闲体育教育可以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自我意识等。休闲体育可以增进人的精神追求,使人的心情愉悦、轻快,使人健康强壮。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通常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因而他们是环境与生态的倡导者和保护者。休闲体育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友善、互助和关爱。休闲体育不像竞技运动那样充满竞争,而更多的是大家协调配合、互相支持,在运动中体验共同的快乐。因此,国民休闲体育的启蒙研究是一种具有战略价值的研究。

4 结语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和容易接受的运动方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大众的双重青睐。尽管我国的休闲体育研究目前还远远落后,也远远不能满足休闲体育实践和休闲体育本身,但随着我国休闲体育实践更为广泛地发展和休闲体育理论本身完善的需求,这种现实需要和理论召唤必将会吸引更多的学者加入到休闲体育研究行列。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群体的形成之日,必将是休闲体育研究硕果累累之时!

本文关键词: 回望 前瞻 我国 休闲 研究
本文标题: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回望与前瞻
链接地址:https://www.fukuyaka.cn/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36072.html

版权声明:
1.育才文库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回望与前瞻》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育才文库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育才文库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育才文库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18211号-1